当 AI 视频进入 “秒级创作” 时代,谷歌 Veo3.1 与 OpenAI Sora2 的较量早已超越参数比拼。对广告导演、影视编剧等专业创作者而言,这场对决的核心是 “叙事控制力”。

Veo3.1 的更新精准踩中专业痛点:首尾帧过渡功能能将两张毫无关联的概念图转化为流畅镜头,某汽车广告团队实测显示,用其生成的 “复古车型穿越未来都市” 片段,光影层次较 Sora2 丰富 37%。配合素材生视频功能,上传产品设计图与场景参考图即可生成带指定角色的广告片,Remove 工具还能实时擦除画面冗余元素,这让前期创意可视化效率提升近一倍。
Sora2 则在长视频叙事上更胜一筹:普通用户 15 秒、专业用户 25 秒的输出时长,使其能承载完整小故事线。某短视频 MCN 测试发现,同样生成 “宠物冒险” 剧情,Sora2 的自动分镜能自发切换全景与特写,而 Veo3.1 需手动拆解镜头指令。但其 4-5 分钟的生成等待,让快节奏项目望而却步。

值得注意的是谷歌的生态优势 ——Veo3.1 与图像模型 Nano Banana 的联动,可实现 “图生视频 – 视频延展 – 音频匹配” 的创作闭环,这对需要多轮修改的专业项目尤为关键。